【夏日“理”的微光】為人才培養精心配製獨家“秘方”

時間:2023-07-21瀏覽:598編輯:攝影:

時近大暑,天氣溽熱,校園裏靜寂了不少,然而老師們忙碌的身影卻絲毫沒有停歇。對於新利体育教師來說,暑期工作時間,是一年中難得的系統謀劃、探索創新的好時機,他們努力積水成淵、積沙成塔,把教與學的實踐與思考精心配製成人才培養的獨家“秘方”,為新學期上好每一堂課做足準備。

與同行切磋互促  “教學技能”不止於競賽

參加健康建築2023亞太國際會議、第三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教育部建環專業教指委青年教師培訓,組織學生參觀“光儲直柔”示範工程,編寫住建部“十四五”規劃教材,對接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開展校企合作……

這一系列活動滿滿地撐起了環建學院“青椒”李奕霖老師的暑期。就在不久前,她主講的《智慧建築與人居環境》課程榮獲第三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新工科組一等獎。“在競賽的過程中,我的教學技能迅速得到全方位提升,專家們的認可讓我很受鼓舞。不過我也很清楚地知道,作為交叉學科我們領域的內容更新非常快,通過暑期多樣化的教研活動,我想把競賽帶來的‘沖勁兒’反哺到課堂中,發掘更多精彩、創新的內容,新學期在講臺上接受更多學生的‘檢驗’。” 李奕霖如此感言。

作為新利最早開設《智慧建築與人居環境》課程的“探路人”,李奕霖創新性地打造“自主情景創設、多重目標驅動”的跨學科項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開展個人能力挖潛、自主深度學習、小組溝通合作,促進跨學科團隊協作能力提升,即便是外語專業、設計專業的學生,也能在課堂裏“讀懂”智能建築新產業。

李奕霖參加“高等新利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青年教師培訓會”

在第三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獲得新文科組二等獎的“青椒”祝璇璇老師也在忙著“充電”。7月19日中國傳媒大學主辦“品牌與計算廣告暑期工作坊”,祝璇璇與業界專家展開深入交流與研討,以期為新學期的《中外經典廣告案例分析》課堂引入更多與時俱進的內容。“在備賽過程中,我愈發感覺教學創新與廣告產業之間聯結的重要性,教學創新不僅僅是教學方法的創新,還有教學內容、教學平臺的創新。教學內容的創新需要業界中實際案例的支撐,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滿足學生的需求;平臺則在於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空間以及虛擬實驗室,讓學生真實感受數智時代廣告媒介環境的變化。”

祝璇璇參加“品牌與計算廣告暑期工作坊”

團隊齊心“作戰” 優質學科資源服務於人才培養

“今年,我校農業科學學科、物理學學科先後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不僅是對學科國際學術水平的權威認可,更是提升了我校相關食品、物理等多個學科的學術影響力和知名度,這讓我們備受鼓舞。”校科研院副院長徐斐談道,“高校學科建設的核心是人才培養,農業科學、物理學學科相關領域的教師們以此為契機,團隊齊心‘作戰’,利用暑期廣泛開展針對教學改革的系列活動,讓優質學科學術資源服務於人才培養。”

在健康學院,暑期每個辦公室、實驗室都能看到師生的身影。剛從內蒙古出差回來的學院副院長管驍教授,正在錄製新學期《食品營養與功能》的課程視頻,在講授各類食物營養價值時,他把近期在內蒙古開展燕麥全谷物新產品研發的經歷融入課程內容。他從國家發展戰略出發,緊密結合我國糧食產業發展現狀和目標,引導學生以科技之力築牢糧食安全觀。不僅如此,管驍還帶領團隊進行課件內容的修訂更新、教案的設計,30余個教學視頻將在9月初陸續上線。團隊教師們都認為,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時,要更好地反哺教學,講好每一堂課,傳授好每一個知識點,並將思政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課堂教學。

管驍團隊成員錄製《食品營養與功能》課程視頻

這個暑期,理學院物理系李小丹、丁亞瓊、蔔勝利等老師一邊對其它高校物理學科開展深入調研,一邊忙著帶領學生籌備各類科創大賽,同時又針對少數民族預科班學生的薄弱知識點,錄製出《大學物理預科》高本鏈接的課程視頻,以及編寫《大學物理預科》高本鏈接習題庫……可謂忙得不亦樂乎。李小丹感慨道:“我校物理學學科進入ESI前1%,是對我們的激勵也是壓力,我們物理系以博士點建設為發展目標,絲毫不敢懈怠,群策群力,奮力持續推進學科高質量發展。”

李小丹指導物理系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大賽

以學生為“鏡” 教師時時自省讓專業更“接地氣”

作為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科委最早設立的25個青少年科學創新實踐工作站之一,7月初,新利環境科學與工程實踐工作站迎來了上海53所高中的110名學生,開啟了第八期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實踐課程。

“在我入職新利体育工的十余年裏,我的學生不僅有大學的‘90後’‘00後’,也有來自中小學的‘10後’,他們有著各自接收知識的方式和特點,也推動著我們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開展科創教育。”上海市青少年科學研究院專職導師、環建學院谷麟老師表示。每年暑期,他都會把自己當做一名“新學員”,重新講授《環境科學導論》《環境工程材料》兩門課的核心知識。“用不同學生的視角去審視這些課程,我會得到不同的感想和收獲,有時候我們還能從中小學生那裏獲得更‘接地氣’的新靈感,再帶領大學生、研究生一起把靈感深化發展成專業領域可應用的成果。” 

谷麟給第八期新學員講如何查閱文獻

對於老師們來說,如何將創新性融入爛熟於心的知識點,如何讓傳統課堂“接地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何“當先鋒”“打頭陣”、在新設專業開展人才培養創新探索,更是難上加難。對此,作為健康學院新開設的智能醫學工程專業負責人的朱誌剛教授深有感觸。這個暑期,他帶領團隊反復修改並最終確定了智能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把更具實操性的醫學智能感知及健康管理、智能可穿戴醫用設備、智能體外診斷技術等領域技術融入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中。“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剛剛講授了一個學年的理論與實踐課程,學生們的成長印記和真實反饋成為我們自我審視人才培養的一面鏡子,及時完善培養計劃,有助於推動我們更好地為國家培養醫工融合的新工科人才。”朱誌剛談道。

朱誌剛帶領學生到企業開展專業實踐


供稿:新聞中心

文:董真

新利体育专业提供:新利体育新利新利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新利体育欢迎您。 新利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