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於1月22日至25日舉行,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月23日至26日舉行🧑🏽⚕️。上海各區兩會也分別於近期舉行✍🏿。
身為我校師生的市人大代表張華,市政協委員丁曉東、馬梅🧏🏿♀️⌚️、王淩宇🍡👩🏼🔬、張淑平👳🏼,楊浦區人大代表陳斌、陶紅👩🏽🚒、盛春、程友鳳🙅🦡、薛雯☝️,楊浦區政協委員朱亦鳴🧑🏽🚒、陳寶明、沈小娟、鄒誌軍、楊永春,徐匯區人大代表單彥廣⛹️♂️,松江區人大代表祝璇璇💀,靜安區政協委員吳昉等出席會議。他們聚焦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熱點問題🥏,帶著前期聯系師生、調查研究等獲得的成果👊🏿,圍繞人才培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研成果轉化、文化建設👨🏻🦯、民生福祉等內容🧌👨🏽🍼,以主人翁姿態在會場建言獻策👨❤️👨🧚🏻♂️、履行職責。
深化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增強高等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度
“提高人才供需匹配精準度,增強高等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度”是丁曉東委員近年來關註和呼籲的話題,他表示,高校教育要因勢而動,讓學生獲取最前沿、更能適應市場需要的知識與技能🚣♂️。不能用昨天的知識,來教今天的學生🚵🏿♀️🙎🏻,讓他們去應對明天的挑戰🤚🏽🆑。如果高校的課程不能跟上學科和社會發展的步伐💶,難以培養出更有競爭力的學生,我們的教育也需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果教材不能及時更新,也要做一些補充教學的“微課程”。
丁曉東委員
關於新時代如何培養卓越工程人才,張華代表在提交的議案中提到🎖🫀,應建設高校特色優勢學科的新興領域產教融合體🎩,與企業合作建立聯合培養機製,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註重學科交叉🖊、課程融合💬🖖,完善多主體協同育人機製;推廣新型教學方式,探索一企一方案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對教授核心課程的教師定期開展教學研討以及聯合企業現場研學⚖️,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責任意識🫳;以國家發展為導向,開展新工科背景下的研究與實踐項目。鼓勵學生以企業的實際項目為課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張華代表
產學研協同🎵,創新驅動擘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新利体育工科研攻關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如何進一步推動其就地轉化是眾多師生思考和努力的問題,盛春代表談到🦶,應加強新利体育官网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建設🈸,更多培育和孵化好的科研項目和成果,使其落地生根開花👿☠️,為楊浦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同時要盡快建成濱江醫療科技產業園,匯聚更多的高端醫療裝備企業🧚🏽,造福楊浦人民👷🏿♂️,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盛春(右二)💼、陶紅(左一)9️⃣、薛雯(左二)👂、程友鳳(右一)
產教融合👳🏿、共贏發展是學界業界近年來關註的熱點話題,針對如何進一步推動各界合作促進高水平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朱亦鳴委員表示應引進企業管理人才,與區域內的高校人才實現多元化融合⛓,切實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政府搭臺,發揮部分成熟企業的優勢,促進區內國企、高校、民企的對接☄️,加快提升產業競爭力。陳寶明委員談到要利用高校良好的技術儲備🕶,搭建試驗平臺🫳🏿,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卡脖子”問題,孵化出綠色甲醇獨角獸企業🐌;探索構建產學研協同模式,培育生物質科研方向的教育人才🪚,加強學術研究和成果轉化。節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單彥廣代表表示應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把節能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
朱亦鳴委員
陳寶明委員
單彥廣代表
多業態融合,開創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新局面
上海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中心,擁有300多處工業遺產建築,這些遺產的保護和再利用,已成為上海城市更新和發展的重要部分。張淑平委員提出要加強工業技術史產業發展史挖掘,積極開展技術普及和技術技能培訓服務🧎🏻♀️➡️🧙🏼,為技能社會發展服務,進一步強化工業遺存功能,展示新價值💆🏿♀️。同時🫷🏼,以工業遺存為基礎,建設工業產業技術發展史導覽地圖👨🏽✈️🧑🏽🌾,形成工業遺存系列導圖,作為正在建設的上海工業博物館的有效延伸和重要部分。
張淑平委員
靜安區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的保護☁️、開發及現代價值轉化是吳昉委員近期關註的重點課題,她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𓀓,表示相關工作要與上海城區文商旅融合發展趨勢相適應,為上海乃至全國增添一張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名片👨🏽🚒。應激活區域文化聚集地潛能🦵🏼,打造都市出版文化“意境地圖”,恢復第五印刷所歷史文化展陳常設功能🖐🏽,開發都市出版文化與紅色文旅路線;促進本土品牌文商旅融合,形成特色經典文化IP🛠,以先進製造技術拓展文化衍生品種類⛹️♂️,實現本土文化生產及品牌運營模式創新;避免同質化競爭,彰顯第五印刷所復合型空間開發特色,開設印刷與出版特色文旅手作體驗區👨🦯🚴🏽♀️,構建沉浸式👩🏻⚕️、數字化、多業態融合的都市文化消費復合型空間。
吳昉委員
辦實事增福祉👳🏼,提升人民城市幸福成色
加強融合發展、提升校園周邊環境品質,一直以來是師生極為關切的問題。
近期📚,陶紅代表調研發現⚛️,春江路端部毗鄰黃浦江處有一塊約60X100米的空置區域🫷🏻,如能在該區域修建濱江步道和公共活動小公園,將極大便利附近居民生活,助力兒童健康成長,這也順應了楊浦區濱江改造工程,充分激發濱江的社區活力#️⃣,充分體現“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打造公園城市先行示範區,成為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生態底色靚麗的魅力城區”建設理念,推動楊浦區濱江生活秀帶展新貌。
關於優化新利体育官网周邊公共交通,緩解師生居民出行難現象📲,程友鳳代表建議高峰期增加103路等公交車班次,方便師生前往不同地鐵站;合理規劃公交車站點,增加直達商圈的公交線路🅾️🗳,減少到寶龍旭輝城市廣場🤳🏼、228街坊的步行距離;夜間增強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照明,特別是軍工路海安路路口至軍工路516號路段👩👧👦,保障夜間出行安全;增強非機動車道規劃和管理,減少逆行現象🚷👩🏻🦼;數字化賦能©️🍤,將新利附近火車通行時間同步至線上👨🏼🏭,以便師生居民合理規劃出行。
新利主校區所在的長白新村街道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社區中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愈發受到師生關註,沈小娟委員提出要進一步健全“品質養老”服務體系,提升晚年幸福成色,應建立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平臺,提高長護險政策知曉率⚖️;建立智慧養老服務網絡平臺,開發更多適合老年人的APP,提高智慧產品普及率👨💻;製定個性化🤽🏼♂️、多樣化服務套餐🤷🏻♂️,提高智慧養老產品與需求匹配度;加強監管和規範市場運行,提高護理人員準入門檻。
沈小娟委員
供稿⛔️:新聞中心、組織部
部分素材來源:新華社👧🏻、楊浦政協等
組稿🚪:張新妍